标王 热搜:
 
瓷爱品牌招商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创业资讯 » 创业宝典 » 创业知识库 » 正文

生鲜电子商务转型O2O的五大陷阱和破法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7-29  作者:365加盟网  浏览次数:721
核心提示:就在两天前,生鲜电商本来生活宣布发布APP,全方位布局生鲜O2O。...

就在两天前,生鲜电子商务本来生活宣布发布APP,全方位布局生鲜O2O。

而这不过是生鲜电子商务行业的一个缩影。

生鲜电子商务布局或转型O2O已是群体行为,但O2O真的会是生鲜电子商务的救命快船吗?且先看看有什么陷阱。

O2O是生鲜电子商务的救生快船?生鲜的高频消费、刚性需要、巨大蛋糕,吸引大量掘金者前赴后继地扑进这片充满想象和魅惑的蓝海(非常抱歉,目前已经是红海)。

然而,无数企业下水后却发现这是一片寒气刺骨的冰海,不要说赚个钵满盆满上岸,就是活下去都不可预料。

更可悲的是,有些生鲜电子商务即便已经葬身蓝海,却不了解自己是如何死的。

伴随O2O浪潮涌起,不少垂死挣扎的生鲜电子商务好像看到了希望,无论是大的小的,还是老的弱的,纷纷加码O2O,将它看成上岸的救生快船。

O2O年代势不可挡,难道长期受制于冷链建设、物流滞后、损耗高企、难标准化等不利原因的生鲜电子商务,打翻身仗的时刻真的到了?面对生鲜O2O热,成立于2011年8月、今年6月全方位转型O2O,深耕广深两地的老牌生鲜电子商务广州田鲜CEO吕基富却指出,假如没摸透生鲜电子商务的陷阱,汹涌的O2O浪潮非但救不了生鲜电子商务,反而可能将生鲜电子商务活活拍死在沙滩上。

那样问题来了,生鲜电子商务到底藏有什么致命大坑呢?转型O2O,先看清这五大陷阱1.Supply chain陷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做生鲜电子商务,第一道坎就是商品的提供。

不少对生鲜电子商务垂涎三尺的外行觉得,只须解决了终端销售,Supply chain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在其他行业,这可能行得通。

但在生鲜行业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。

生鲜Supply chain很复杂,生鲜的保鲜属性更是危机四伏,没解决好上游Supply chain,做生鲜电子商务将会后患无穷。

在Supply chain上,传统的生鲜电子商务容易见到的是使用买手制或自建农场。

可是,这两种方法的缺点都很明显买手制缺点:到批发市场采购生鲜商品,或地毯式回收散户种植的生鲜商品,商品水平没办法保障,商品没差异化,价格更没优势。

自建农场缺点:这种方法看着自主权非常大,实则管理困难程度大,投入本钱高,商品单一,受环境污染、天气影响(雨灾、雪灾、旱灾、虫灾、台风),水平没办法把控,提供不稳定。

2.门店经营陷阱假如线下没几家店落地,你也敢称O2O?于是,生鲜电子商务们纷纷进入社区开设实体门店,期望借此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点。

线下店作为O2O落地的标准配置,的确必不可少,但盲目门店经营大概成为生鲜O2O的死穴。

目前开店铺租金高、人工本钱高、管理难,为门店经营而门店经营对公司管理和本钱控制来讲是不可承受之重。

眼下关店潮席卷百货业就是活生生的范例。

生鲜电子商务最大的阻力其实是买家的消费习惯,只须买家不改变亲临选择和购买的习惯,生鲜电子商务就没办法做大。

但实体店却饰演着妨碍这一市场教育的角色,而光顾店铺的客户又多是大妈大爷,他们购物最热衷杀价,价格砍到你吐血。

广州某家连锁生鲜店,天天晚上七八点所有产品打五六折,于是大叔大妈们其他时间无影无踪,专挑这个时间来买菜,还要杀价。

面对这样的情况,企业骑虎难下,只能一条路走到黑。

3.配送陷阱生鲜配送考验很大,现在生鲜电子商务主要使用自建物流和第三方配送。

自建物流配送能力有限,本钱高,配送队伍很难管理,单量增加就会出现配送不准时,非常难标准化、专业化。

第三方物流配送,基本以隔日、次日配送为主,经过一夜五六个配送站点周转,娇贵的生鲜破损、保鲜问题紧急,用户的体验无从谈起,致使重复购买率很低。

同时,第三方物流配送本钱更高,配送及包装物料本钱占30%,逼着用户买单,用户非常不爽,结果只能是小众消费。

4.价格陷阱相比于超市、农贸市场,现在生鲜电子商务的商品价格都要高出不少,走不出蔬菜逢好必贵的怪圈。

对于天天都要消费的生鲜食品,买家除去对商品水平特别在乎,对价格同样很敏锐。

但假如治不好Supply chain、损耗、物流配送等本钱硬伤,生鲜电子商务降价空间很有限,想要存活和盈利只能坚持高价,结果自然是买家尝鲜过后转身离去。

所以,生鲜电子商务不可以靠高价来保持存活,而是要通过降价来取得市场。

5.会员卡陷阱有些生鲜电子商务期望通过会员卡栓住客户,所以走老套路的会员制。

但只有高额打折才能办卡,收益没保障。

客户目前都非常精明,一听办卡,就会怀疑你是否会卷款跑路,这增加了营销的困难程度。

客户一次买几千元的生鲜食品,肯定是小众消费,企业非常难做大。

怎么样跳出生鲜电子商务陷阱?生鲜市场是一块诱惑的大蛋糕,望眼欲穿的大有人在,但想吃到这块蛋糕绝不是易事。

这几年,大量创业人士满腔热情地涌入生鲜电子商务行业,但都被打得满地找牙,光荣地成为先烈;幸免于难的少数生鲜电子商务表面看着春光满面,实则暗然神伤,依旧摆脱不了痼疾的困扰。

那样,集体拥抱O2O的生鲜电子商务,怎么样才能跳出很多陷阱呢?在年轻的生鲜电子商务范围堪称老字号的田鲜,四年时间探索积累的经验和转型O2O所进行的探索、革新,可能值得借鉴其1、大基地直供,品质靠谱,减少损耗。

在广州,田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有口皆碑。

买家印象最深的是,田鲜的蔬菜都可以生吃。

这跟田鲜的Supply chain分不开。

在Supply chain上,田鲜与供港、出口基地合作。

直供基地都是大农场、公司化、标准化运作,商品品质安全靠谱。

同时,大基地配备真空预冷机、冷库、冷冻车,设施齐全,在基地保鲜及运输保鲜环节牢牢把关,加工生产环节在0-10摄氏度无菌加工车间进行,.终端配送点全部用封闭冰箱保存,不只确保品质,损耗也得到有效控制,破解了生鲜电子商务居高不下的损耗难点。

而农贸市场、批发市场的生鲜来自普通农户种养、提供,品质参差不齐,没冷链设施,保鲜更无从谈起。

其2、配送中心取代零售店,减少本钱,盈利扩大。

目前社区里到处都是生鲜店,其中不乏生鲜电子商务的线下店。

吕基富预言,这类林立的社区生鲜店,不少撑不到半年。

事实是不是真是这样,有待察看。

其实,田鲜过去也以社区实体零售店为主,在广州就有21个体验配送店铺。

可实体店租金等本钱特别高,覆盖范围却只有500-1000米,即便隔一条马路,客户也不会过来消费。

一个店铺一天接待100个顾客已经客满为患,接待能力很有限,非常快就会出现天花板,想要盈利、做大谈何容易?与不少生鲜电子商务尽心竭力将店铺铺到社区相背而行,田鲜目前采取缩短策略,把小体量的店铺撤并为大体量的配送点,不再提供店铺选择和购买服务,客户只能通过线上下单,配送点配送,一个配送点覆盖5公里半径、10万户业主,达成真的意义上的生鲜O2O、网络+,缩减线下本钱,扩大盈利空间。

其3、众包物流抢单制,1小时迅速配送。

今年3月,京东推出京东到家,全方位进军O2O。

为满足京东到家的配送需要,京东众包物流业务同时亮相。

其上线三个月,就进步5万多个众包快递员,拓展到13个城市,速度惊人。

配送方面,过去田鲜也一直用自建物流+第三方配送的方法。

但今年6月全方位转型O2O后,田鲜与京东到家一样,使用社区众包物流,一小时内配送到家,顾客反映体验成效非常不错。

众包物流类似滴滴打车的抢单制,效率特别高。

譬如配送公司在田鲜一个配送点周围注册及布局3000个兼职配送员,田鲜的订单通过配送公司平台发送给这3000个配送职员,就近抢单,可以最快1分钟到达配送点,10分钟送到顾客手里。

其4、直达Supply chain上游,生鲜食品好而不贵。

蔬菜从菜园子到菜篮子,一般要经过菜农、产地回收批发商、长途运输户、中转地批发商、销地批发商、摊贩等多个中间环节,才能到买家手中,每一个批发环节少则加价5%-10%,零售环节加价甚至要翻番。

一旦遇上提供不稳定,加价更是惊人。

田鲜的目的是做生鲜餐桌食品的小米,好而不贵。

小米以其高性价比满足了大家的需要,三年成为全球3、中国第一手机厂家。

田鲜像小米一样,与上游Supply chain直接合作,去除所有中间环节,生鲜食品从菜园子直达买家的菜篮子,价格下调空间非常大,可以做到比大型超市生鲜的价格还实惠。

这让它可以像小米手机一样,跳出逢好必贵怪圈,飞进一般百姓家。

其5、即时动态消费,顾客体验最好。

大家都知道,生鲜电子商务的客户体验一直深受诟病。

之前著名作家六六微博炮轰京东,称在京东订购的新鲜山竹,收到的时候烂成了垃圾。

其实这不是京东一家的问题,而是生鲜电子商务一直悬而未决的集体病。

吕基富称,田鲜最重要解决用户最关心的三大痛点,即食品安全、价格高、购买不便,要像滴滴打车一样,形成即时消费、动态消费,吃多少买多少,1小时内配送到家。

用户买到的生鲜食品确保都是新鲜的,不需要跑去乱哄哄的菜市场,更不需要到超市买剩菜。

而现在的生鲜电子商务,还是以隔日、次日配送为主,客户体验不好,由于不少人不了解明天后天在不在家吃饭。

因此,这种即时消费、动态消费,将会彻底颠覆传统的生鲜途径,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。

京东43亿入股永辉的消息还未消停,阿里283亿入股苏宁的重要消息又炸翻商业圈,大佬之间的正面激战已然打响,O2O新商业已是大势所趋。

生鲜电子商务试图借用O2O快车弯道超车无可厚非,但需要清醒的是,纵使O2O是生鲜电子商务做大、做强的必经的道路,也未必是生鲜电子商务过五关斩六将的青龙偃月刀。

生鲜电子商务想借势O2O翻身,假如没跳出长期以来的致命陷阱,喊破嗓子也只不过换汤不换药,唯一不一样的是,倒下的时候穿的坎肩不同罢了。

最后提醒一句: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O2O有风险,下海且小心!

 
 
[ 创业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 
58创业加盟网 - 招商加盟,加盟好项目,小本创业,2025年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